运动一定对睡眠有帮助..…是真的还是假的

2025-03-27

不少人秉持 多运动就能睡得香的观点,然而最新研究揭示,运动与睡眠间的联系远比想象中复杂。运动时机、强度和方式的差异,会对睡眠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。究竟如何运动才能切实改善睡眠质量呢?

从现代医学研究来看,借助运动改善睡眠有特定条件。白天进行运动效果更佳,尤其是阳光相伴下的中低强度运动,如快走、骑行,能同步调节生物钟与褪黑素分泌。但是要注意睡前 3 小时务必避开剧烈运动,像跑步、力量训练这类高强度活动,极有可能激活神经系统,导致入睡延迟。而且,过度运动对睡眠来说反而有害,长期过量运动人群中,约 30% 会因身体持续亢奋,出现入睡困难、易早醒的 疲劳性失眠症状。

微信图片_20250327092726.png 

AI生成)

当前,运动与睡眠的关系存在诸多争议。以 夜跑族为例,部分人夜跑后自觉睡眠质量提升,研究表明,这与个体对运动的敏感度紧密相关,约 20% 的人属于 夜间高反应者,运动后褪黑素分泌不受抑制,但多数人晚间运动可能干扰睡眠。

邻安综合门诊部的中医专家也从传统医学角度给出了独特见解。中医认为,人体气血运行与睡眠息息相关,运动能促进气血流通,但要遵循人体阴阳变化规律。白天阳气盛,此时运动顺应阳气升发,有助于气血畅行,增强脏腑功能,为良好睡眠奠定基础。像太极拳、八段锦这类传统运动,动作舒缓,能调和气血、平衡阴阳,在白天练习效果显著。而晚上人体阳气收敛,若进行过于激烈的运动,扰动阳气,反而影响睡眠。

微信图片_20250327093337.png 

AI生成)

为更好地通过运动提升睡眠质量,我们给出以下实用建议。助眠运动方案方面,午后 4 6 点是进行 30 分钟有氧运动的黄金时段,如游泳、跳舞,助眠效果显著。晚间可选择瑜伽、冥想或拉伸,帮助降低心率、缓解肌肉紧张。周末进行户外徒步、登山等接触自然光的活动,利于重置紊乱生物钟。从中医角度,睡前还可按摩涌泉穴、神门穴等助眠穴位,进一步促进睡眠。需注意避开一些误区,睡前应避免篮球、羽毛球等竞技性运动,这类运动易使人情绪激动,引发失眠。运动新手建议从每天 10 15 分钟低强度运动起步,逐步适应。

中医专家提醒,运动对睡眠的影响因人而异。建议大家记录一周 运动 - 睡眠日记,寻找适合自身的规律。长期失眠者,早晨运动可减少激素波动对睡眠的干扰,结合中医的艾灸、中药调理等方法,效果更佳。总之,运动能否助力睡眠,关键在于 科学适配。只有充分考量个体差异,合理规划运动强度与时间,同时融合中西医理念,运动才能真正成为改善睡眠的 得力助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