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秋我们应该做什么?

2024-08-07

立秋,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,太阳到达黄经135°,于今年公历87日交节。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,为秋季的起点。进入秋季,意味着降雨、风暴、湿度等,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,趋于下降或减少;在自然界,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。但是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就此结束,初秋期间天气仍然很热。所谓“热在三伏”,又有“秋后一伏”之说,立秋后还有至少“一伏”的酷热天气真正凉爽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。在自然界中,阴阳之气开始转变,阳气渐退、阴气渐生,万物随阳气下沉而逐渐萧落。立秋是古时“四时八节”之一,民间有祭祀土地神,庆祝丰收的习俗。

 

一、节气习俗

贴秋膘
  民谚有:立夏栽茄子,立秋吃茄子。立秋正是吃茄子的好时候。民俗立秋前一天把瓜、蒸茄脯、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,于立秋当日吃下。在炎热夏季,人们食欲降低,秋风一起,胃口大开,想吃一些好吃的,增加机体的营养,贴秋膘的首选就是吃肉,以肉贴膘

图片1.png 

 

啃秋
  “啃秋”在有些地方也称为“咬秋”。不同地区对于啃瓜的寓意略有不同,城里人在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,全家围着啃,就是啃秋了。而农人的啃秋则豪放得多。瓜棚里,树荫下,三五成群,席地而坐,抱着西瓜、香瓜啃。啃秋实际上是一种对丰收喜悦的表达。

 

躺秋

“躺秋”在有些地方也叫做“卧秋”或者“睡秋”。在立秋这一天,部分地区的人们会选择一个阴凉的地方躺一躺,代表暑热难当的日子即将过去。同时也寓意夏日辛苦劳作的生产已经过去了,步入秋天 ,可以休息一下了。

 

二、养生方法

大暑之后,时序到了立秋。从其气候特点看,立秋由于盛夏余热未消,秋阳肆虐,特别是在立秋前后,很多地区仍处于闷热之中,故素有“秋老虎”之称`。气象资料表明,这种闷热的气候,往往要延续到九月的中下旬,天气才真正能凉爽起来。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循渐进的过程,立秋是阳气渐收,阴气渐长,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,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,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,因此秋季养生以养收为原则。 

 

精神调养

在精神方面要做到宁心、通畅,切忌悲伤忧思,即使遇到了伤感的事情,也应该主动排解,可以向向他人倾诉或者到户外放松心情。同时还应收敛神气,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。

 

起居调养

立秋之后应开始“早卧早起,与鸡具兴”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,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,且防收敛之太过。立秋虽为秋季之初,但仍然处于三伏期间,暑热未尽,天气也变化无常,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“一天有四季,十里不同天”的情况。因而着衣不宜太多,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,易受凉感冒。

图片2.png 

饮食调养

中医认为秋令与肺气相应,秋天燥邪与寒邪最易伤肺;呼吸系统的慢性疾病也多在秋末天气较冷时复发。秋季酸味收敛肺气,辛味发散泻肺,秋天宜收不宜散,所以要尽量少吃葱、姜等辛味之品,适当多食酸味果蔬。秋季燥气当令,易伤津液,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。

 

运动调养

进入秋季,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,每人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。尤要注意耐寒锻炼,以增强机体适应多变气候的能力。但运动量必须适度,还需注意增减衣服和补充水分。可以选择一些与自身身体素质相匹配的运动项目,如八段锦、快走、慢跑、骑行、爬山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