坚持这件事四年,减少心脑血管病风险

2024-07-25

大庆研究一项新分析上限发表,研究发现,若生活方式干预能推迟糖尿病四年,可以在其后20年内减少全因死亡风险26%,心脑血管病风险37%,而推迟糖尿病少于四年,则看不到这方面的获益。研究还发现,如果推迟糖尿病6年,其后20年间全因死亡和先血管疾病风险降低了40%,并且延长寿命。

这一研究结果揭示,打断“糖化—氧化——动脉硬化”的心脑血管事件链,与专注降糖治疗相比,推迟糖尿病发生是心血管病管理“关口前移”的更为简单的有效途径。接下来文章将围绕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展开。

 

1.戒烟及预防青少年吸烟

无论处于什么阶段都适合戒烟,都可以获益。越早戒烟,获益更多。

 

2.减少钠盐摄入量

中国人群钠盐摄入量普遍偏高,尤其是北方人群,摄入钠盐量远高于推荐量。预防心血管疾病就要注意减少钠盐的摄入量和增加钾元素的摄入,尤其是天然富含钾的食物。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很大好处。富含钾的水果蔬菜、肉类水产、坚果等食物,不仅能够调节水平衡,还可以提供健康丰富的营养。

 

3.限制酒精摄入量

饮酒量与很多心脑血管疾病都紧紧关联,饮酒过量可能对于我们的消化、肝脏、免疫、心脑血管均由不同程度的损害。我国建议每日摄入酒精量男性<25g,女性<15g在此提醒大家:高血压患者、肝肾功能不良、心房颤动、怀孕或青少年个体不得饮酒。

  

4.适量活动,控制体重

身体活动不足,很有可能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,从中医的角度分析,长期不运动会造成患者气机阻滞,从而出现气血生化不足的现象,而血液不能充足的养护脏腑,可能会导致营卫失衡、卫气不固,使外邪极易侵袭人体导致发病,还可能影响脏腑代谢、疏泄的功能,诱发多种内在疾病。适量运动有助于降低血糖、促进血液循环和降低血脂。        

中低强度的运动在控制血压,改善心肺功能方面较高强度运动更有效。每日30min,每周至少做3~5次的运动可以有效改善心血管健康,重在长期坚持。对工作忙碌的年轻群体,每周2次较大强度的运动比完全没有运动的个体较少发生心脑血管疾病。  
 

5.合理膳食

增加膳食中非精制米面的比例,减少膳食中总脂肪,特别是饱和脂肪酸增加蔬菜和水果摄入量。合理的膳食可以增加纤维素、维生素、钾等摄入量,降低血脂和改善心血管健康。  

 

6.其他和生活方式相关的防控措施

包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,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,保证充足高质量的睡眠等。

 

 

本文数据参考中国循环杂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