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我们
电话:0531-86923969
邮箱:linan888888@139.com
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解放东路与奥体西路交叉口西北角招商雍华府1号楼108
冬至标志着即将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时期,此时地面在夏半时积蓄的热量还可以提供一定补充,所以气温还不是最低,在短期内气温仍然会继续下降。在中医理论中,冬至是阴气盛极而衰,阳气开始萌芽的时候,是自然界阴阳转换的节点,此时进行科学的养生,对于构建人体的阴阳平衡、防病治病、延年益寿尤为重要。本篇将从防寒保暖、起居、进补三个方面为大家讲述冬至之后养生应该注意什么?
防寒保暖,护固阳气
三九天是寒邪最盛的时期,阳气容易被寒邪所伤,因此要增加衣物御寒,保暖护阳。尤其要注意对头部、背部、足部的保暖。外出注意穿戴好帽子、围脖、背心、护膝等保暖衣物,防止寒气伤体。冬季自然界阳气相对较弱,人体的阳气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袭而潜藏于内。晒背可以是阳光中的氧气通过背部的经络和穴位进入人体,起到补充人体阳气的作用。一般晒背选择阳光充足的上午10点到下午两点较为合适。
中医常说“寒从脚下起”,脚部是多条经络的起止点,如果脚部受寒,寒邪就会沿着经络向上传导,进而影响到与之相连的脏腑。可能会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,引起感冒、腹痛、关节痛、腰腿痛、妇女痛经等病症,所以寒冷的冬至我们要注意脚部的保暖。除了穿着保暖性能好的鞋袜外,晚上睡觉前还可以用热水泡脚,适当添加温经通络的中药,如艾叶、生姜等,不仅可以温阳散寒,温通经络,还能有效消除下肢疲劳感,有助于睡眠。
起居有常,不妄劳作
《黄帝内经》中描述:“冬三月,此谓闭藏,水冰地坼,无扰乎阳;早卧晚起,必待日光......”。冬主收藏,潜藏阳气,防止外泄。所以冬季要注意早睡晚起,适当增加睡眠时间,保养神气,养护肾经。还要减少运动强度,尽量选择在太阳升起后才外出活动,可以选择八段锦、太极拳等中国传统健身功法来锻炼,达到藏阳而不泄阳的目的。
适当进补,补充阳气
冬日天气寒冷,应该多食温补类食物或药品,如牛肉、羊肉、山药、栗子、枸杞、阿胶等。但是要注意的是冬季天气寒冷干燥,过多食用温补类的食物容易导致燥热伤津,导致鼻咽干燥、皮肤缺水。这个时候可以适量吃一些萝卜、银耳、黑枣、芝麻、猕猴桃等食物滋阴去燥。这样才能补而不燥,达到阴阳平衡、增强体质的目的。
冬至养生,是与自然的和谐共舞。遵循防寒保暖、起居有常、适当进补的原则,在这个节气里,与自然同频,为健康蓄力。如此,方能穿过寒冬的凛冽,迎接春日的蓬勃生机,使生命之树常青,岁月之路康泰。